
10月10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易云达,会上听取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老年助餐服务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据报告,截至2024年底,我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89.26万人,占全省户籍总人口数17.46%,预计2030年将突破20%。
报告直指当前两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长者饭堂建设方面。一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粤东西北地区老年人人口占全省老年人人口比例为60%,长者饭堂数量仅占全省32%,其中城镇地区2133家(占比58%)易云达,农村地区1572家(占比42%)。二是部分长者饭堂运行质量不高。2025年以来,近100家“长者饭堂”(助餐点)停止运营,主要是用餐量少、资金不足、企业经营不善、收支难平衡等原因,需探索转型合并。三是建设管理需规范。一些长者饭堂选址不科学,少数地区安全制度不健全,检查考核不到位。四是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优惠如享受居民气价的覆盖面较低,需进一步推动落地。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是人才供需失衡。目前,我省养老护理员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专业技能偏弱、工作强度较大、收入水平偏低的现象,养老护理人才职业认同度和自我认同感低、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护理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超100万,以国家配备养老护理员的最低标准测算(按《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要求,失能老人按1:3-5、部分失能人员按1:8-12、自理人员按1:15-20配备护理人员),全省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较大。二是培训体系亟待完善。优质培训机构及师资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培训方式缺乏灵活性,一线从业人员难以参加线下脱产培训和实操训练。线上培训平台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学习需求。截至目前,全省养老护理员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3040人,持证率仅为13%。三是激励扶持政策力度不够。部分地市缺乏对院校开设养老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岗位、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的激励和优惠扶持政策,一定程度制约了养老服务人才尤其是年轻护理人才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实际入职率仅为15%左右。
针对上述问题易云达,报告明确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老年助餐服务领域,将从三方面推进工作。一是强化统筹指导,把助餐服务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健全企业准入退出机制,加强部门联动与高龄、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的需求摸排。二是提升可持续运营能力,将补助资金列入政府年度预算,落实税费、水电气等优惠,对合格饭堂给予“以奖代补”;同时整合公共资源增设点位,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并支持助餐机构延伸健康咨询、文化娱乐等服务。三是严守安全底线,推进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制定食品、消防等安全管理措施,优化整合运营困难站点,完善信息发布平台与群众反馈机制。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将聚焦四大方向。一是健全培养体系,推动民政、人社部门协同,支持院校开设养老专业,鼓励机构与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通过多类培训提升护理员技能,并完善职业发展体系。二是完善激励政策,探索实施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开展职业联考试点,建立与工作匹配的考核和薪酬体系,落实入职津贴、岗位津贴等福利,提高从业人员待遇与社会地位。三是加强正面宣传,推广从业人员先进事迹,转变社会观念,同时关注其心理健康以稳定队伍。四是强化科技赋能,推广照护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健康监测、用药提醒等服务,缓解人员缺口压力。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雪易云达
顶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