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经济真复苏,还是俄罗斯“续命套餐”?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粮食缺口百万吨、电力常年短缺的国家,居然对外宣布“制造业强劲增长”“采矿业成绩喜人”? 要不是新闻源写着《每日朝鲜》,我差点以为这是哪个地产商的年终总结。 朝鲜的“亮眼数据”,其实是低谷反弹 报告说,机械、化工、轻工业增长明显,建筑和采矿也有突破。听起来像一片欣欣向荣。 但问题是:过去五年,朝鲜经济几乎年年负增长,疫情期间直接掉进谷底。如今所谓的增长,更像是摔断腿的人站起来走了几步,就自称“跑赢同龄人”。 没有对比,就没有震撼。现实是:即便“恢复”,朝鲜的经济规模依旧停留在全球末尾。所谓“成就”,更多是自我安慰。 俄朝合作:炮弹换石油,短期救急而已
这次能撑住局面,俄罗斯的角色至关重要:提供石油、粮食、煤炭,甚至机器设备和贷款。 听起来像“经济合作”,但核心逻辑只有四个字:炮弹换石油。 西方智库估算,目前俄军一半的炮弹依赖朝鲜供应。朝鲜卖矿卖弹,俄罗斯给能源设备,这是一套典型的“战时应急包”,而不是产业互补。 所以问题来了:一旦俄乌冲突结束,俄罗斯还有理由继续喂养朝鲜吗?“同志加兄弟”这种口号,历史上二十年都懒得喊,现在喊得这么卖力,凭什么不是因为战场需求? “自力更生”:口号还是幻觉? 朝鲜报告里提醒自己“不能过度依赖外部,要自力更生”。这话听起来挺励志,但在朝鲜语境里,“自力更生”已经是几十年的口号。
现实是什么?缺电:工业产能经常因为停电而闲置。缺粮:粮食缺口年年百万吨。缺技术:制裁之下,关键设备靠进口。 所谓“自力更生”,更像是“自己熬饿”。你要是真靠自力更生,为什么电网修不起来?为什么交通系统年年掉链子? 一句话:口号喊得越响,说明实际越无力。 地缘政治:兄弟情能值几个钱? 现在的俄朝关系看起来“情比金坚”。但别忘了,过去二十年,两国几乎是冷淡到互相不理。为什么?因为没有现实利益。 今天的热络,本质是“战场绑定”。等战事结束,俄罗斯重心必然转向西方,朝鲜的战略地位瞬间贬值。到那时候,所谓“同志加兄弟”,大概率比朋友圈点赞还不值钱。
输血能续命,但续不了未来 总结一句:朝鲜这点“增长”粤友优配,靠的不是制度改良,不是产业升级,而是俄罗斯的“输血续命”。问题是,输血能续一时,却续不了一世。 对平壤来说,中国当然是更稳定的伙伴,但关键问题不在于“找谁帮”,而在于:有没有可能建立起哪怕一点点真正的内生动力。否则,今天靠俄罗斯,明天靠中国,后天可能还得靠别的“救命稻草”。这不是自力更生,而是“自我消耗”。 你觉得呢?在这样的体制下,朝鲜未来十年还有机会走出“资源换生存”的死循环吗?
顶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